多年以前,专线为了送货,流行投钱买货车、发工资请司机。由于太不合算,现在这种方式基本被淘汰。
专线配送出现一些新模式,有的是直接找合作司机,有的是通过平台找车,有的是交给配送公司,有的是交给区域网络。这些模式跟司机的计价方式如下:
第1种,如果同方向能装满4米2货车,小专线直接找司机是合理的方式。不理想的情况是,小专线货量不足,不得不使用面包车或者大车小用。
第2种,这样计价的设想是,大专线货量多,续票价格低,可以拉低每票平均成本。实际情况是,大专线每车配送票数并不高。
第3种,纯平台模式,客户面对的是车,不是人。司机收入低,服务中缺少人情味,而且成本不能复核。
第4种,小票货便宜,大票货不便宜;运力固定,突然增量不好操作。
第5种,没有保底收入,每多送1票,司机的收入都能大幅增加,最大程度激励司机多送货。由于车辆固定,需要足够、稳定的货量,才能真正推进。
第6种,结合了第1种和第5种计价方式,看似合理,但是对系统和调度要求高,推广难度大。
如果您做专线配送,会选择哪种计价方式?
破译汽车物流供应链背后的京东力量:从LEED金级BTS定制仓到7个月全托管高质量交付
3793 阅读快运江湖的“老大哥”回来了!
1503 阅读运价涨潮再来袭!美线抢运引发爆舱,或破万美金?
1425 阅读供应链管理40年简史:概念与实践的螺旋互动
1209 阅读Gartner仓库五级模型:不仅仅是分类,而是价值地图
1160 阅读满帮2025年一季度营收27亿元,业绩增长超预期
1031 阅读外卖平台配送系统:算法实现时效、效率与成本精妙平衡
930 阅读中通快递2025年首季收入108.91亿,净利润增40.9%
860 阅读零售精益型物流网络标杆:沃尔玛
750 阅读零售运营管理的天花板:生鲜供应链管理
800 阅读